班級 日間部資二忠 主題 綜合

指導老師

蘇邦屏老師 閱讀圖書 每組一本

各組組長及報告題目

   第一組書名:醜孩子

   第二組書名:別哭,星星會升起

   第三組書名:乞丐囝仔

   第四組書名:做一個像自己的人

   第五組書名:失去的女兒

   活 動 照 片 精 采 紀 錄

 

活 動 成 果 精 采 內 容

失去的女兒

一、相關書訊(書籍簡介)

1982年,台灣破獲一件重大的販嬰集團案件。卡雅‧萬德利即是其中被賣的一個嬰兒。在過去的農村社會型態中,這樣的案例常潛藏在我們這個台灣島,而卡雅何其有幸,能被收養家庭疼愛,她的養母諾拉,待她更是甚於親生子女。

  儘管如此,卡雅仍對「我是誰?我從何處而來?…」的問題迷惑不已。無法解答的謎團在她心中發酵、壯大,以致迷失自我而痛苦不已。15歲時,她開始使用海洛因和離家出走來麻痺躲藏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痛。

  諾拉看著她摯愛的女兒無法跨越因自身痛苦而築起的藩籬,內心也跟著撕裂而痛徹心肺。在絕望之餘,諾拉決心帶卡雅去找她的親生母親,改變卡雅的故事結局,於是一場在台灣驚奇的尋根之旅展開了……。

  卡雅的故事是使愛產生動力和讓人們的心靈更堅強的證明,它不但激發了人們心裡最良善的那一面,更發揚了人性幽暗角落中的光明面,啟發社會的道德良知。相信只要是讀過的人都會受到感動而更謙恭、更懂得珍惜。

 

 

二、內容佳句:

1.我要到寧靜之處敲碎酒瓶,到終了,我將成為贏家。  P.142

2.自由的情感只在淚水中釋放,上路了,亢奮的心要向世界道再見。  P.149

3.讓我綴補你殘破的心,捎走妳的傷痛,填滿心底的巨大黑洞。  P.153

4.我無需開口,但你了然於心,我深深愛著你,我想你。  P.157

5.我不想將妳綁住,也不想讓你心碎,拒絕你的愛,將妳撕裂,我抱起妳來,解妳的憂  P.201~P.202

(p.86)

三、我的觀點:

一個從小就不被好好愛護的小孩 卡雅,9個月大就被販嬰集團販賣到別的國家去,但她很幸運得被一個喜愛小孩又能將自己領養的小孩都視如己出的好家庭,她的養母諾拉擁有很3個愛她的小孩們。當諾拉在機場第一次看到小小的卡雅時,心疼又難過的覺得他不應該是這樣的,可憐的小身軀,承受了多少,滿身的傷痕,四肢也都是勒痕,和她一樣是在諾拉和奧瑪領養的兄弟姐妹們,都迫不及待的想和卡雅玩在一起,諾拉一看他如此的虛弱,實在是難過不已,在醫院完善的照顧下,他開始變得健康,但是還是難以撫平他那害怕與外人接觸的心靈,諾拉一直想讓卡雅得到信任。

    卡雅一天一天的長大,開始有「我是誰?我為什麼被拋棄?我從哪裡來?」的想法,這個問題讓他痛苦又懊惱,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他心底的疑惑一直未能得到解答,讓他難過至極,開始迷失自我誤入歧途,15歲的卡雅,開始接觸海洛因,也開始離家出走,找各種方式讓自己不再去想它,讓自己麻痺、讓自己暫時忘記自己難以承受的痛苦,諾拉想幫助他,但卡雅不肯,一直躲著愛他的家人們,看著他這樣,大家都很難過。

    最後,也因為接到台北聯合報記者的一通電話,讓諾拉知道領養卡雅的一切經過都是非法的,這件事也在幾天後上了新聞頭條,頭條寫道:”國際刑事警察組織協助親生父母尋找被偷走的小孩,台灣爆發販嬰案,已經有四十五個嬰兒遭受販賣”,諾拉決定帶著她到台灣找尋他失散已久的家人,尋找卡雅的親生母親 - 林阿花,至於卡雅的本名是- 林美麗,開始卡雅在台灣的尋根旅程。透過記者會,奇蹟似的,讓卡雅的親生母親和卡雅相認,卡雅也和其他多個兄弟姊妹相認,這改變了卡雅故事的結局。

    一開始曾厭惡、曾抱怨、甚至憎恨、咒罵,但那一切都過了,卡雅很高興能夠被諾拉領養,現在的她想起以前,諾拉不但不曾想放棄過他、拋棄他、甚至不曾討厭他,反而一直想把他從他自我放棄的深淵中救出,不斷努力的想把幫助她,但卡雅總是拒絕這一切。

 

    諾拉的母愛讓我們感動,將領養來的孩子視如己出,諾拉知道卡雅變成那樣,當下受的衝擊可以想像是如此的大,對一個如此愛自己的養母,雖然不是親生母親,但她愛的如此一無反顧,卻得到這樣的結果,不管是誰一定都會感受到那很大的打擊,但諾拉始終不放棄的努力一心想讓卡雅回來。

    諾拉用他無限的愛包容著卡雅,讓我們看到母愛的偉大。懂得珍惜身旁所擁有的一切,不要總是把自己與世隔絕,跨出那一步你就成功了,永不放棄的精神讓我們更加堅強,讓生命更有價值、更有意義。愛讓一切產生動力,讓我們的心靈更加完整。

 

            

  

 

 

 

四、組員心得

10402 王鏡維

    15年前從澳洲跨海尋找生母的少女卡雅,順利找回親生母親之後,再度回到台灣探親,不同的是,22歲的卡雅已經為人母,雖然語言不通,但回到台灣娘家,卡雅還是覺得很有家的感覺。 
    15年前,在當時刑事局長楊子敬的陪伴下,17歲的少女卡雅遠從澳洲來台尋找生母,因為民國71年一起國際販嬰案,卡雅被賣到澳洲,千里尋母轟動全台,5年後再度回到台灣。

    1982年,台灣破獲一件重大的販嬰集團案件。卡雅‧萬德利即是其中被賣的一個嬰兒。在過去的農村社會型態中,這樣的案例常潛藏在我們這個台灣島,而卡雅何其有幸,能被收養家庭疼愛,她的養母諾拉,待她更是甚於親生子女。失去的女兒》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而故事的開端是1982年台灣破獲的販嬰集團案件。真實的社會事件能引起大眾的關心,尤其這是發生在台灣的案例,更讓人想了解收養家庭與原生家庭對於被收養的孩童來說有何意義?    

    原本一個可以在台灣像平常人一樣長大的小孩,被販賣到了國外的收養家庭之後,她的生活、心理、成長、人生觀、性格、個性等等會有什麼變化?對於原生家庭來說,又是多麼難以抹滅的傷痛?而收養家庭對領養小孩付出的無限的愛,又豈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和做到的?   

    本書的主題在於它不只是個真實的社會案例,使我們能審視收養家庭與領養小孩之間的種種問題;這更是一個使愛產生動力和讓人們的心靈更堅強的證明,而諾拉無私的愛更是拯救人性沉淪的舵手。相信讀過本書的人,一定會感動而更懂得珍惜、更謙恭。
  儘管如此,卡雅仍對「我是誰?我從何處而來?…」的問題迷惑不已。無法解答的謎團在她心中發酵、壯大,以致迷失自我而痛苦不已。15歲時,她開始使用海洛因和離家出走來麻痺躲藏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痛。
  諾拉看著她摯愛的女兒無法跨越因自身痛苦而築起的藩籬,內心也跟著撕裂而痛徹心肺。在絕望之餘,諾拉決心帶卡雅去找她的親生母親,改變卡雅的故事結局,於是一場在台灣驚奇的尋根之旅展開了……。
  卡雅的故事是使愛產生動力和讓人們的心靈更堅強的證明,它不但激發了人們心裡最良善的那一面,更發揚了人性幽暗角落中的光明面,啟發社會的道德良知。相信只要是讀過的人都會受到感動而更謙恭、更懂得珍惜。

 

210403 朱政哲

    這本書故事的主角,名字叫做卡雅,他來自台灣,被一位澳洲籍平凡但堅毅的女性,也是本書的作者(諾拉‧萬德利)收養;作者的家中有十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四,而諾拉一共有4個小孩,除了兩個親生的兒子之外,他還收養了越南養女及主角卡雅。諾拉和卡雅的第一次相遇的剎那,就契合了,他們心裡覺得,諾拉和卡雅注定成為永遠的母女。書中的卡雅,是個什麼事情都自己來的一個小孩,我自己認為,如果我收養了一個孩子,我會讓他們並幫助他們一起尋找親生媽媽,因為領養是為了幫助困苦的兒童,而既然領養了,那就把領養的小孩當成是自己親生的,付出相同的疼愛。在這本書中有提到,卡雅她是個脾氣不太好的女生,因為它只在乎他的朋友,不太在乎自己的家人;之後,爸爸媽媽開始限制他們小孩子的門禁時間,但是卡雅總是都超過時間才回到家,後來,儘管媽媽怎麼把卡雅關在房間裡面,她總是有辦法能夠逃離這個家,不管是爬牆、或是爬窗戶。過了不久,卡雅和媽媽開始起了爭執,也摑了她一巴掌,卡雅可能是傷了自尊心,無論是家裡面的人怎麼要她回家,但是卡雅總是不聽,而且,卡雅她每天在外面遊蕩,也沒有告訴任何人她去哪裡,也只有說了一句「朋友家」,我想,她媽媽的心,可能也被卡雅割了一刀吧。十七年之後,卡雅選擇回到台灣尋根,而且竟然奇蹟似的找到生母,當她見到親生母親的那一刻,她的痛苦便得以慰籍,並能重新面對他的人生。我覺得因為時代的因素造成許多類似卡雅的故事,幸與不幸,人各異遇,而這感人的故事,很值得我們去欣賞。